昨天是瑞典的一個節日,叫 Valborg, 大家聚在一起送冬迎夏(春天太短了..) Valborg 最重要的節目是點起盛大的營火 在出發前,我們聚在一起在陽台燒烤,我用了6隻餃子 期貨 (當時還沒有開始包...)換回雞扒、薯仔沙律和焗薯,有付出有收獲,公平又開心。 食飽了就出門,難得一見的熱鬧 這裡的小朋友在物質生活上選擇不多,但可以騎膊馬 昨天有雨,一雙鞋子免不了弄髒,現在正在直立式乾衣機中吹乾 大約八點就開始點火 最初那火苗很小 然後不斷往上窜 以為燒得差不多了,打算去小攤位看看 原來另一面燒得更烈 我安靜地站在火前面,只聽到燒得劈哩叭拉的聲音,並感受那烤人的熱力 有位中學朋友最喜歡說的口頭襌是:青春是用來燃燒的 是不是只有年輕才有資格說這一句話呢? 每一個人心裡面都有一束火苗 找到激情、火苗是好的開始 但光靠激情很難持續,如支撐的枯枝不多,火苗很快會熄滅 朋友聚首,我最愛聊的話題是: 你喜歡/不喜歡...? 想做...? 能做....? 夢想又是.....? 你是....? 不需要為回答而回答 只是為了解自己而互動 在瑞典的生活,令我習慣了一個人獨處的生活方式 我懂讀人,原則是只限陌生人和對手,朋友不讀,因為我期望的是互動地溝通 最喜歡讀的人是自己 想偷懶了嗎??想放棄了嗎?是真的想還是一時軟弱? 想做什麼?能做...?差距多遠?有多渴望?是因為生氣還是不想而暫停? 如果自己都不愛,又怎能相愛 我是徹徹底底地相信人要自愛 要時刻為自己在心中留下一個位置 才懂得去愛別人 傾斜地付出只會失去自我,最後令對方承受過多的壓力 而自己也因為得不到預期的回報來失望 人性是有付出,就會期待有回報,不論最後事情的發展是怎樣,這是天性 若盲目付出而最後失望 其實是別人的錯還是自己為自己設下的局? 偶爾想起電話中的對白 「妳放手吧,不要再計較金錢上的損失,妳的時光呢?妳還有機會過自己想過的日子」 「我都一把年紀了,還計較什麼人生意義...」 「那我和妹的童年...
留言
張貼留言